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工作动态

湖南省浏阳市:深化先行区创建 做好后半篇文章

日期:2023-12-08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浏阳地处湘东,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县(市)。自2019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来,浏阳市始终围绕六大支撑体系,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先行区创建,取得积极成效

一、先行先试,创新绿色化发展打造绿色发展观测区。聚焦南方丘陵都市圈蔬菜绿色全产业链开发浏阳模式与政策制度创新,设置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1个、辅观测站点11个,配备全省首台观测试验车,部署观测试验区564亩、集成示范面积2.3万亩。建设绿色技术试验区。实施双百工程,累计派出400余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0余项。着力打通生产、加工、储运和流通环节,完善绿色生产操作规程15个,集成试验成果7项,登记注册绿色种养地方标准4产业链条日趋完备创建绿色制度创新区。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制度,浏阳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建立绿色经营管理制度,共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200余家、农民合作社6726家、家庭农场3932家。

二、聚力聚智,探索引领性模式。探索绿色种养信息化管理模式。积极搭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实现监管端、用户端和物联感知端信息联动,供肥方、转运方、消纳方以及监管方分级管理,有效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累计转运消纳粪肥56.03万吨施肥覆盖14.74万亩。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两桶四分法”“五点减量法,创新首厕过关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减量率约60%,基本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2020年度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农村改厕工作成为全国典型。探索绿色技术联合攻关模式。深入开展“1+1+N”院县合作,院士团队工作室相继落户浏阳,推动生猪、蔬菜、渔业和花木等产业绿色技术发展取得新突破。

三、提质提效,做好后半篇文章。实施源头减量行动。通过开展田间试验,优化肥料配方,推广测土配方,改进施肥方式,不断提高化肥利用率,力争到2025年,建设6个化肥减量示范片。坚持以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五新同步为抓手,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措施,2022年全市农药使用较上一年减少16.11吨、降幅1.96%。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引导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实施废弃物利用行动。加强粪污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技术,2022年粪肥还田46.6万吨,整治乱排偷排问题463个。通过建设收储网点、培育秸秆利用大型企业、创新开发秸秆种菇技术、不断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支持农膜回收利用企业探索建立闭环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扶持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膜回收,提高回收率,降低加工成本,形成良性回收加工体系。实施末端治理行动。加强建设一批生态导流渠、废水收集池、生态调蓄塘、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护坡等工程,治理农田退水。在水库和河流实行投肥禁养、网箱禁养,加强牛蛙养殖监管和鱼类增殖放流,治理养殖尾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探索集中处理、管网截污、分散处置、生态治污等模式,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