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大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人口45万人,GDP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五,是山西省养猪大县。近年来,高平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入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取得了可喜成就。2023年,全市生猪出栏100万头、屠宰42.6万头,分别位于全省第一和第三位,生猪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2亿元,相关经验做法作为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介。
一、聚焦种业振兴,培育优质良种体系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重点实施“内育+外引”双向育种,抢占生猪种业制高点。一是把本地老品种保起来。针对地方猪种山西黑猪,积极开展资源发掘、提纯复壮、推广应用、生态养殖等工作,能繁母猪达到850头,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需求。二是把地方优质种源做起来。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与山西省农业大学合作,联合攻关国审品种“晋汾白猪”,建成1200头核心育种场和2400头扩繁场,年可提供优质晋汾白猪2万头。三是把全球好的种源引进来。开展国际联合育种,与法国克里莫集团合作,引进法系种猪750头、加系种猪860头,建成中加裕2400头核心育种场,打造外来品种的繁育体系。
二、聚焦全链提升,构建安全品质体系
食品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围绕生猪产业链,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提升产品质量。一是推进饲料提质增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测等环节管理。建成凯永生物、傲农生物、邦格农业3个30万吨饲料加工厂,均荣获饲料质量安全省级示范企业。二是推进养殖精准管理。目前,全市318家规模养猪场全面实施智慧养殖,加强养殖环境、生猪生长、疾病预警等环节监测,实现数据可查、过程可视、疫病可控。三是推进屠宰全程智能。严把进厂检疫关、疫病监测关、肉品检验关,推行质量管理制度化、厂区环境整洁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经营规范化、检测检验科学化、排放处理无害化,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三、聚焦制标贯标,完善产业标准体系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加强标准化管理,构建标准化体系,探索走出一条标准化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走标准引领之路。积极推广畜牧领域国家行业标准《晋汾白猪》,牵头制定《“高平生猪”养殖技术》《种猪精细化饲养技术规程》等4个地方标准,参与制定《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规范》《优质猪肉生产技术标准》等2个地方标准,全市推广覆盖率达到70%以上,促进生猪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精细化迈进。二是走企业培育之路。指导企业制定40项生猪养殖标准,涵盖生猪引种、投入品、饲养管理、选(育)种、生物安全、运输和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培育晋裕泽、嘉润牧业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天凯牧业、汇康牧业等1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三是走绿色循环之路。实施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2个大型沼气工程、232个种养结合粪污处理设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形成“猪—沼—菜”“猪—沼—薯”“猪—沼—梨”“猪—沼—粮”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
四、聚焦营销升级,打造优质品牌体系
品牌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强化品牌建设,完善优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让优质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一是开设店面创品牌。创建八戒鲜生云商科技公司,高标准打造“胡一刀”精品猪肉。在省内开设胡一刀旗舰店和20家加盟分店。在省外开设郑州、西安等分店。二是参加会展亮品牌。积极参加第十九届农交会,凯永养殖生猪、太行润源猪肉、八戒鲜生云商、胡一刀猪肉荣获“中部六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太行润源”“胡一刀”“晋汾香猪”3个猪肉品牌,品牌价值达3.2亿元。三是开辟市场拓品牌。实施“百万晋猪下江南”行动,批发零售齐发力,线上线下同共振,销往上海、武汉、杭州、苏州等地,销售额达8亿元。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