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工作动态

做足绿色文章 全力推动吴兴渔业蝶变升级

日期:2024-11-28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西部,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的主城区。近年来,吴兴区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强化政策支撑,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目前,全区水产养殖面积9.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1.88万吨,渔业总产值28.8亿元,年生产罗氏沼虾、加州鲈鱼、鳜鱼等水产苗种超100亿尾,年产值达2.42亿元。

一、找准突破点,以集聚发展优品种

通过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等途径,找准突破点,打造淡水水产种业特色优势产区。一是水产种业选育升级。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研资源,合作成立淡水渔业研究院,开展罗氏沼虾南太湖3、加州鲈鱼浙鲈1、中华绒螯蟹白玉蟹等新品种选育,创新罗氏沼虾种虾+技术+品牌三合一成果转化模式,累计繁育虾苗300亿尾;加州鲈鱼实现从种鱼选育到早繁苗全程自主化生产和国庆节前上市目标,打破本省养殖户从外地引种的历史;中华绒螯蟹白玉蟹育苗量达到100万尾。二是良种推广规模升级。随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非粮化整治的深入,传统水产养殖空间及效益被压缩,吴兴区加快淘汰落后产业,集中清理低、小、散、乱养殖主体及高污染高耗能养殖品种。开展温室龟鳖清零专项行动,投入3亿多元,拆除龟鳖温室190万平方米。推动优鲈3加州鲈鱼、南太湖3罗氏沼虾等名特优品种养殖规模不断增加,占水产养殖总面积90%以上。三是重点基地建设升级。围绕淡水水产种业核芯的定位,编制《吴兴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全新打造一核、两带、一区水产种业繁育基地,覆盖面积近5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5家。

二、锻造新利器,以模式创新提品质

以设施化高效养殖、数字化生产管理、生态化种养模式等新利器,破解土地、水资源等制约要素,提升渔业品质。一是创新设施化高效养殖。突破传统养殖土地限制,体系化推进设施渔业建设,高质量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桶等繁养方式,形成《高效立体水产养殖系统》等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大幅度提升养殖效率,打造国内领先的池塘跑道养鱼”“物联网养鱼”“工厂设施养鱼示范区,实现水产养殖业机械化率达70%以上,产量和产值大幅提升。二是推进智慧化生产管理。建成太湖蟹、罗氏沼虾、淡水鱼等渔业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7个。全区规模养殖主体全部纳入渔业产业大脑(浙农渔)应用管理,实现在线填报、农产品合格证在线开具、产品在线赋浙农码、产品供应信息线上发布。为渔业产业主体提供上查询、预警、溯源、营销等服务。三是推广生态化种养模式。创新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跑道养鱼等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粮渔共赢,推广面积达3.8万亩,相关做法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十佳典型案例在浙江省推广。

三、提高含金量,以品牌创强提效益

以强化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提升品牌竞争力等方式提高品牌含金量,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唱响吴兴特色渔业品牌。一是强化品牌建设。湖州湖蟹”“织里鳜鱼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引领,以吴上兴鲜区域公共品牌为依托,打造杨桂珍”“蟹临门”“丰盛湾”“渔大哥等一批品牌,品牌价值超3亿元。二是扩大品牌影响。通过举办节庆活动、美食品鉴、参加浙江农业之最比赛等,持续提升吴兴水产品牌知名度。2023年,成功创建最重罗氏沼虾和最重河蟹2浙江农业之最记录;恒鑫水产合作社湖蟹获浙江省品字标农产品,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专卖店,与京东快运、美团、盒马鲜生以及叮咚买菜合作,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三是提升品牌竞争力。创新发展水产深加工产品,开发熟醉虾、熟醉蟹、蟹黄粽子、蟹黄千张包、蟹黄捞饭等10余种产品,突破虾蟹生产季节限制。按照品牌+农旅思路,落地螃蟹庄园、休闲垂钓中心等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和多元发展。

四、走好长远路,以标准体系优生态

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体系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绿色优质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一是推进生产标准化。出台《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等系列技术规范,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双指引,建立一个主体、一套标准、一张模式图、一份生产档案、一个品牌五个一标准化生产机制,全面开展送标入园行动,助力163家规上主体按标准化模式图生产,主要水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入企进社()率达100%一企一策指导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绩效评价,水产智能化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二是推进管理规范化。依托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通过核心基地示范引领,1+1+N产业联盟技术支持,实现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四个统一,湖蟹产业依托产业大脑+产业地图+数字农业基地多业务协同模式,实现24小时全天候智慧信息采集与监测,产、供、销、管理等全数据一图掌握,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闭环监管。建成省级未来渔场2家、省级数字渔场4家。三是推进标准体系化结合渔业养殖特色,以渔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标准集成应用,形成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以太湖蟹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创建为例,2个太湖蟹标准化示范基地核心面积3120亩,通过技术帮扶共富模式带动149个太湖蟹养殖户养殖技术提升,辐射带动基地2万亩。已创建国家标准化示范点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点2个,国家级水产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家。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