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作为全国首批12家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之一,始终秉承从“黑色”到“绿色”的生态转型宗旨,牢固树立“生态富民、绿色百强”理念,强力推进“一优三化”战略,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一、抓治理、强生态,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新空间。全面关停、取缔“五小”企业971家,切断污染源,为未来发展腾出环境容量。深入推进“绿农行动”,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关停畜禽养殖场197家,拆除围栏围网养殖面积2.30万亩,取缔珍珠养殖面积1400亩,退出投肥养殖水库104座。实行耕地分类管理,在土壤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试验,推进重金属污染区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改种花卉苗木、蚕桑、草皮、苎麻等非食用作物。
二、抓示范、强带动,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大力推广猪—沼—菜(果)等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连续多年实现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全面开展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新机具新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2.5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23%。推广循环水养殖和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稻虾生态种养面积 6万亩,改造精养鱼池面积6万亩。
三、抓融合、强产业,打造农业绿色发展新引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以“一菜”(鑫东有机蔬菜)、“两茶”(白茶和油茶)、“三花”(玫瑰花、栀子花、荷花)、“四果”(保安狗血桃、向阳香李、陈贵草莓、金牛蓝莓)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年年办园博、月月有节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构建以休闲观光、养生养老为核心的“一区两园N朵金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域发展格局。全市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9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成功获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四、抓源头、强保障,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新支撑。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大冶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全程可追溯。全面实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制、进货索证索票制、农药销售处方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等管理制度,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101家,有效阻断假冒伪劣种子以及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流通。全年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向绿色化倾斜,农业绿色发展资金优先保障,近三年本级财政累计投入3.47亿元。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最佳浏览器模式:1024*768分辨率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