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绿色发展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坚持绿色先行 加快产业振兴 全力建设绿色均衡共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日期:2023-12-08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发源地,近年来,南浔区全面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着力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

  一、以绿强农,夯实现代农业基础重塑绿色发展空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以南部现代农业开发区为核心,加强善琏镇、千金镇、石淙镇等地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一核三带六片区”农业绿色生产力新格局,探索出一条附加值高、农民致富带动力强、可持续的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子。打造绿色产销平台。坚持以工业化、绿色化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纵向延链、横向跨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功创建东西部两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集种养、加工、制造、流通、研发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长三角中央厨房。构建集科研、人才转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圈,建设长三角“农业硅谷”。推动绿色高效生产。以提高农业绿色、高效生产为导向,全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数字农业产业研究院,招引培育正大水产研究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数字鱼舱、绿色无抗数字化稻基养殖基地等重大农业项目200余个,建设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2个,省级“农业双强”项目7个。

  二、以绿兴业,加快产业迭代升级推广绿色技术。立足本地实际,以产业集聚融合发展为重点,打造稻渔综合种养、跑道养鱼、湖羊精准饲喂、农田区域退水“零直排”等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稻渔综合种养6.5万亩、养鱼“跑道”500条,建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53个,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65.4%97.34%99%,省级生态拦截沟渠15条。培育绿色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探索形成“企业服务+大户种养+订单回收”利益联结模式,开展标准化绿色种养、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精准分工的多模式发展,目前已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打造粮油、淡水鱼、湖羊等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集成绿色要素支撑。搭建要素转化平台,加快延伸产业链、提升创新链、融通供应链,推动科技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等要素深度融合,多措并举强化“人、财、物、地”的发展支撑。累计建成农业院士工作站2家、培育农创客906人农创客团队40个。通过全域整治、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03亩、设施用地约1100亩,建成8个万亩方、千亩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三、以绿创新,绘就强村富民画卷推动数字化集成赋能。深化“肥药两制”改革,以统一的数字监管模式实现肥药“购买—使用—回收”的数据链管理和农药“进—销—用—回”的闭环管理,已入库农资经营主体71家,规模生产主体749家。创新打造产业一体化管理的“南浔智慧渔业在线”和“数字大田”应用平台,建成省级未来农场1家、数字农业工厂12家市级未来农场4家数字渔村33个。探索集团化利益联结。创新成立区属强村富民集团,高效整合和利用农村闲散资源,创新“三股+三资”融合经营模式,全面实施“龙头企业+未来农场+新农人”新型经营模式,依托正大集团、温氏集团、勇记水产等企业,打造共富鸡、共富羊、共富鱼等共富工坊50个,惠及农民300户,带动人均增收3.5万元,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农民增收“三方共赢”。打造绿色化公共品牌。用好“水晶晶南浔”品牌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讲好南浔生态故事,推进生态小镇、生态村落、生态农场建设,培育绿色共富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南浔知味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多层体系,打造跑道鱼、红美人柑橘、浔稻生态米、湖羊等11个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