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现代农业建设

栖霞市以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为抓手 大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日期:2018-08-22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栖霞市共有953个村。近年来,农村三弱三老现象越来越突出。一是村级党组织弱,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不高,解决民生问题有心无力,党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二是集体经济弱,有经营性收入的村不足10%,每年拨付村级经费占到全市可用财力的近1/10三是果业发展能力弱,老劣果园改造举步维艰,果业大市地位受到挑战;四是人老,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村民超30%10年后将有地无人种五是树老,老劣果园面积高达40%,苹果价格连年下跌,群众增收越来越难;六是管理模式老,传统的单干经营模式,导致新科技普及乏力,投入与产出比不对称。以上这三弱三老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阻碍了全面小康。

为破解难题,栖霞市经过长期摸索和反复论证,由村党支部成员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入股,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集中利用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或提供集约化服务,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是解决三弱三老问题的最佳选择和突破口。为此,2016年底新一届市委班子组建以来,坚持以抓党建为引领,将工作重心转到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上,探索走出了一条增强基层组织力、持续拉动集体群众双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路子。目前,栖霞市已成立154个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年增加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20187月,烟台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议在栖霞召开,全面推广了栖霞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

第一,坚持高点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始终遵循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坚持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抓谋划、抓推进。一是先行调研明思路。2017年初开始,全市上下开展发展集体经济大调研,市委书记带队走基层,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商讨解决办法,最终确立了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并把2018年作为集中突破年,出台全域提升集体经济发展10条措施、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意见2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推进路径。二是统一思想聚合力。开展学习《塘约道路》活动,组织市镇村干部参加河南郝堂村乡村复兴讲坛,邀请《塘约道路》作者王宏甲、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等知名专家走进栖霞、现场授课,增强基层等不起、坐不住的危机意识,形成大干快上氛围;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作为赶超对象,编印2套典型案例汇编,拍摄4集乡土教材《希望的田野》,开设大河有水小河满媒体专栏,推广17个身边典型,让基层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三是明确责任促落实。把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列为全市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基层党建考核重要指标、述职评议重要内容,连续两年确定为市镇两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传递压力、激发动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坚持探索创新,丰富实现形式推进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作用,探索形成多种实现形式。一是土地入社。围绕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积极做活土地文章,采取党组织自筹资金、借力外部资金两种方式,规模流转土地,发展产业项目,村集体、农户、企业按股分红。其中,结合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首批39个合作社一次性流转土地1.1万亩,形成规模效应和裂变效果。目前,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占总数的74.8%二是劳动力入社。围绕解决资金筹集难的问题,党支部组织全民大会战,将劳动量化成股份,既可参与分红又可用于兑换生产资料、抵顶灌溉费用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的能动性。亭口镇衣家村在党支部带领下,从群众急盼的用水难、行路难入手,组织全村群众以劳动力入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短短7个月就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现状,创造出人定胜天的新奇迹。三是基础设施入社。围绕解决资源集约利用的问题,镇街区牵头成立联合社,将各村农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等折价入股,统一经营管理,收益按股分配到村集体。亭口镇通过发展水利联合社、经济开发区整合盘活村级资产发展光伏项目,实现了整建制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除以上3种实现形式外,栖霞市还以发挥最大优势、实现最大收益、惠及最多百姓为目标,以党支部+合作社为基本框架,灵活做好与旅游、电商、生产基地的结合文章,累计形成10多种发展模式。

第三,坚持整合资源,聚力推动落实抓住人才、资金、政策3个关键要素,积极整合各方因素,形成大抓基层格局。在人才上,建立了束怀瑞院士工作站,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同时结合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青年建功新旧动能转换行动,开展项目经理选拔工作,吸引260多名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将农村支部书记纳入大人才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组织到浙江大学集中培训,提升素质能力。在资金上,栖霞市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多万元,专项扶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解决启动资金问题;创新设立公积金制度,就是将惠农项目和部门帮扶的资金,以村集体名义折股入社、按股分红,分红的30%纳入镇街公积金账户,用于扶持更多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做大蛋糕、放大效益。在政策上,整合16个涉农部门职能,制定21条扶持政策,印发政策汇编和操作指南,让基层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融合包村部门、第一书记帮扶政策,把帮助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硬性任务,期满未达标的,不脱钩、不撤离。通过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全市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从目前实践看,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抓住了解决农村问题的牛鼻子,推动了组织振兴,进而带动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4个转变上:一是村级组织由党组织开展工作有了抓手,真正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同时也为村干部发挥作用搭建起平台,提高了乡村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向组织化要活力、向组织化要繁荣、向组织化要共同富裕、向组织化要乡村振兴。二是推动群众由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带来的集体意识淡薄问题,通过举办合作社,将群众利益与集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让群众认识到,组织起来更有力量,跟着党组织才能过上好日子,真正把群众像石榴籽一样聚在了党组织周围。三是产业升级由跟跑领跑通过规模经营、普及新品种、应用新技术,颠覆了传统种植管理模式,示范带动改造老劣果园3万多亩,预计到2020年可达20多万亩。同时,通过水肥一体、生物施肥、生物杀虫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全生态、生态促生产的良性循环,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革命四是强村富民由怠速提速借助全新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极大地促进农业升级、农产品升值,创造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美丽神话。产业园首批39个村苹果见效后,村集体最多的年收入可达200多万元,最少的也有10多万元。

下一步,栖霞产业园按照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提升富裕村的思路,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确保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快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着力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力争打造全省乡村组织振兴样板县,保障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二是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集体薄弱村;到2020年底,80%以上村成立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基础。三是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做好集体三资权属界定,规范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运行机制,科学确定集体、群众收益比例,确保参与各方利益均衡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栖霞市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