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现代农业建设

立足特色让产业“大而优”——湖南省靖州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纪实

日期:2019-04-02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以前,我们挑着杨梅沿街叫卖,价格低,也卖不动。现在精品杨梅可以卖到30元一斤,还经常缺货哩!如今,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坳上镇梅农周宗平经常这样感慨。

让靖州农民感受到这一巨大变化的,正是靖州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近年来,靖州坚持把产业园作为第一主战场,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之路,一首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新赞歌正在苗侗儿女的砥砺奋进中唱响开来。

在靖州县农业局局长王道华看来,产业园创建就要在字上下功夫,让产业迈向大强优。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种养基地+加工园区+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提品质、办节会、增渠道、深加工,靖州产业园让杨梅产销两旺。而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拔地而起,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中心、科研推广中心等15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茯苓价值链有效延长,价格也随即水涨船高。

3年,园区累计投资6.48亿元,开工建设面积3000亩,杨梅、茯苓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了10.5亿元、9.3亿元,农业产业从小、散、弱一步步迈向大、强、优

产业的壮大为产业园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园内企业与知名院校、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3项、新产品3个。一品东方开展饮料生产初加工、植物提取深加工,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品生产线;补天药业从茯苓菌种培养到口服液和胶囊生产,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加工链,2018年实现产值2.4亿元,创税3100万元。

同时,产业园在字上做文章,将特色产业和民族风情旅游有机结合,建成全国最大的杨梅生态博物馆,集杨梅加工、杨梅文化、杨梅采摘于一体,形成十万梅山风光、百里苗侗画廊,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随着产业发展壮大,业态也不断丰富——专业市场、商城、酒店等产业愈发兴旺,物流企业纷纷进驻靖州,包装、印刷、冰袋、冷链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过去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渠阳镇梅园村党支部书记吴景良说,仅在2018年杨梅节期间,后山溪杨梅生态观光园就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鼓起农民增收钱袋子。靖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带动农户4.3万人、贫困人口1.2万人。